腰果实验

2023-04-19


大家好,这里是佳佳乐心理咨询,我是王丹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由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无意促成的心理学实验——腰果实验。为什么心理学知识科普会涉及到经济学家呢?那么在讲述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

是第一个提出将心理学纳入经济学讨论中并发展出行为经济学的学者,他的思想浓缩于《“错误”的行为》和《助推》两本书中。他尤其热衷于向经济学家普及心理知识,他甚至巧用心理学帮助奥巴马在竞选中胜出。不仅如此,他还可以用心理学和经济学来解释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诱惑,比如吃了就停不下来的腰果,就是以下我们要介绍的“腰果实验”。

文章配图.jpg


该实验灵感来自他在一次与朋友们吃晚餐的时候。

泰勒招待了几位年轻的经济学家来家里做客。他先摆上了一大盘腰果,供客人们喝红酒时吃。几分钟之后,眼看着这些腰果就要被吃完了,但客人们似乎对不断端上来的正菜并不感兴趣。

于是,泰勒便站起身将那盘腰果端回了厨房,当然他也不忘偷偷往自己嘴里塞上几个泰勒返回餐厅之后,客人们不禁为他的这一举动叫好。如果真觉得腰果吃多了,完全可以不吃啊。为了弄明白这个现象,经济学家们开始讨论起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对这盘腰果从面前消失而感到高兴?」

先了解一下我们的敌人:「诱惑」它无处不在,可似乎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它就像是拦住我去健身的综艺节目,也像是经济学家面前的腰果。在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选择的空间越大越好,因为对于那些不好的选择,人们完全可以拒绝。在泰勒拿走那盘腰果之前,客人们有两种选择——吃或者不吃,但在他拿走之后,客人们便只能选择不吃了。

腰果的例子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诱惑力的问题,它还反映出了一种行为的盲目性。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会把自己设置为“自动驾驶”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人们不会主动意识到自己究竟在做什么(直觉思维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会感觉非常惬意)。当客人们坐在桌前,而桌前只有腰果的情况下,他们面临了吃光、少吃和不吃三项选择。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很难理性做出选择,根本无法抵挡诱惑。

这表明,当我们处于绝对的诱惑,以及兴奋的状态下,我们的大脑无法理性的为我们做出选择。吃似乎是我们最漫不经心的一项活动了,许多人在吃东西时,只是将眼前的东西一股脑儿塞进嘴里而已。这也许能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人们会不顾后面会上什么菜,只顾享用面前的一大盘腰果了。

文章配图-2.jpg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抵抗住诱惑呢?泰勒给我们支了3招:

1、邀请外援加强你的自制力,我们可以用理性的「计划者」行为,来控制直觉的「行动者」行为,来实现我们的目的。

2、摘下惯性选择的眼罩,比如你要减肥,那么就把碗换成小碗,购买小包装的零食。用这种方式帮助自己做理性地选择。

3、启动大脑中的「思维会计」,比如工资到手不要全部拿去花光,可是事先设立专门的账户,把钱存进去,剩下的在拿来花。

文章配图-3.jpg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朋友,我们下期见,佳佳乐心理咨询,用爱滋养生命。

结尾滋养生命.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